對于孩子來說,摔跤意味著大哭一場;對于年輕人來說,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
而對于老人來說,一次看似不嚴重的跌倒,可能引發一系列危及健康的并發癥。
摔倒時有個“安全姿勢”
因沒有做好地面防滑處理導致的摔倒,最大的影響是引發骨折,主要部位為髖關節、脊椎骨、手腕部等處。其中,髖關節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有50%的患者會喪失獨立生活能力,半年內死亡率達20%至25%。
相對于臀部著地或一側身體著地,用手撐地給老人造成的傷害以及治療的難度要小得多。
1推薦:用手撐地
摔倒時用手撐地,損傷的往往是腕關節,頂多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
優勢:手臂骨折在護理上不需要臥床,康復訓練容易做,不會發生致命的并發癥。
2不推薦:臀部著地
如果跌倒時坐到地上,支撐點落在臀部,易導致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髖關節骨折。
劣勢:如果是一側身體著地,支撐點在身體胯外部,就容易傷及股骨,導致股骨粗隆間骨折或股骨頸骨折。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起肺炎、褥瘡、泌尿系統感染、關節攣縮、血栓等危及生命的多種并發癥。
3提醒
老人一旦滑倒,先要檢查傷勢,不要貿然爬起。感覺劇烈腰痛時,千萬不要亂動,因為腰椎骨折后隨意活動,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嚴重時下肢可能癱瘓。
此時應盡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隨意背抱傷者,應用硬板將傷者抬到醫院,或撥打120,由專業醫護人員救助。
老人最易摔倒的5個時刻
摔倒雖然發生在一瞬間,但引發的條件是長期形成的。以下5個時刻容易摔倒,老人們需要嚴防:
1起床時
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血壓、血糖等指標可能不穩定,易令人產生頭暈、眼花、胸悶等癥狀。
建議:睜眼后先在床上躺1分鐘,然后慢慢坐起,等1分鐘后,再將兩腳放在地上,這樣可防止腦缺血引起的摔倒。
2起夜時
起夜時的血壓變化會造成腦供血不足,易造成短時間頭暈,加之夜間光線昏暗,老人視力差,極易摔傷。
建議:床邊裝一個小夜燈,將房間過道的雜物清除,衛生間放個扶手;腿腳不好的老人千萬別怕麻煩,起夜時盡量叫醒家人。
3洗澡時
老年人身體弱、平衡力差,如果浴室狹小、地面濕滑、溫度過高,很容易摔倒。
建議:洗澡不宜超過15分鐘,浴室門不要反鎖;可帶個地面防滑小板凳,坐著洗既省體力,又不用擔心摔倒;浴室地面應采用瓷磚防滑,盡量安裝扶手或固定物。
4等車時
長時間站立、排隊,老人易體力不支,加上公交車進站時突然快速移動,人群擁擠,極易摔倒。
建議:外出最好隨身拿一根帶板凳的折疊拐杖;等候時不要一直坐著或站著,可在原地多活動活動關節。
5乘扶梯時
老年人肢體不夠協調,乘扶梯時掌握不好節奏,很容易摔倒。
建議:盡量選擇乘直梯,如果只能選扶梯,應保持雙腳等肩、分開站立的姿勢,抓緊扶手。
6簡易跌倒風險自測表
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老人可以通過下表測試跌倒風險。
1. 過去6個月內,是否曾經跌倒兩次或兩次以上?
2. 需費力才能拿高于頭部的物品?
3. 需費力才能撿起地上的物品?
4. 需費力才能進出浴缸?
5. 需費力才能坐下或站起?
6. 需扶靠物品行走?
以上6道題,只要有任何一題的答案為“是”,就意味著平衡協調能力差,有較高的跌倒幾率,答“是”的越多,跌倒幾率越大,建議尋求康復科、骨科等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治療。
居家3項鍛煉防跌倒
一項綜合研究發現,每周鍛煉3小時,跌倒風險可降低39%。國內專家推薦3種鍛煉方法,能有效預防摔倒。
1軀干核心肌肉訓練
老人平臥在瑜伽墊或硬板床上,雙下肢屈髖屈膝,肩背部和雙足緊貼床,腰背部用力,腹部上挺,使腰、背、臀部離開床,保持6秒。
2下肢肌肉訓練
推薦兩種運動,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蹲落練習:緩慢下蹲,注意在下蹲過程中體會股四頭?。ù笸惹安考∪猓┦湛s的感覺,至膝關節屈曲90度時,保持3到6秒。
站起練習:保持下蹲位,深吸氣并緩慢呼出,將注意力集中在股四頭肌上,緩慢(3至6秒)站起。
3平衡訓練
在安全前提下,進行單腿站立練習。雙腳與肩同寬,調神調息,緩慢抬起一側下肢,盡可能維持站立時間,然后換另一側。
鍛煉時,雙上肢可活動以保持平衡,但不能抓扶固定物或他人輔助。每次鍛煉30分鐘,每天1次。
佛山市連鎖企業協會與佛山市善益科技有限公司(步步穩防滑)黨支部聯合申報的“黨建引領扶殘助弱——居家長者浴室適老化安全微改造項目”,將組建和培訓殘疾人防滑施工服務隊,開展浴室適老化安全微改造服務.
校園地面濕滑成安全隱患,學校哪些地方需要做地面防滑處理?地面濕滑是校園安全隱患之一,不容忽視,學校防滑可使用步步穩防滑劑專人施工進行地面防滑處理.
喜訊!恭喜佛山市善益科技有限公司(步步穩防滑)成功入庫2021年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此次成功入庫是政府相關部門對善益科技在研發和創新發展能力上的認可!
88盛夏樂購狂歡月——步步穩防滑亮相「知乎城市佛山·好物市集」,打造首個知乎城市IP的佛山優品市集!